摘 要: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曾明确指出,继续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疗机构承担着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同时将卫生技术人员的相关信息以档案的形式保存下来,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成为医疗机构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有效提升当前继续教育的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有效对策
继续教育主要是为了让的卫生技术人员可以更加适应社会卫生服务需求而进行的终身教育,是促使卫生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促进自身职业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医疗机构承担着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且主要以档案的形式对卫生技术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1 当前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档案管理事业得以较好发展,然而在当前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首先,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职能科室、各临床科室以及卫生技术人员并不注重继续教育档案归档的重要性,在完成相關的继续教育后并没有及时将档案进行归档,只有在后续继续教育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才会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才会对涉及到的资料档案进行搜集工作,然而由于医疗人员并不重视继续教育档案保存情况以及使用后的归档工作,使得部分档案资料丢失、损坏,从而造成信息不完善或搜集难度较大的消极现象,为后续的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1]。由于继续教育档案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较为琐碎,若是在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保管不当等情况将会造成档案缺失,不利于今后的继续教育工作。
其次,继续教育档案的所占据空间较大,缺乏良好的保管环境。由于大部分继续教育档案主要是采用一人一档的方式对相关档案进行保存工作,因此占据较大的储存空间,而现如今大部分医疗机构通常会将继续教育档案直接存在于职能科室办公室中,没有为继续教育档案建立单独的资料保管室,这就使得继续教育档案在较为暴露的环境中进行储存,极其容易造成档案破坏,并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再加上继续教育档案长期缺乏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使得档案搜集、管理、处理、借阅等环节均无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管理,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严重不便。
最后,继续教育档案借阅过于频繁,存在资料档案丢失的隐患。由于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升迁需要提供继续教育档案中的部分原件,使得继续教育档案借阅现象较为频繁,而审核过程时间较长使得卫生技术人员忘记将继续教育档案归还或是认为档案已经失去使用价值并没有及时将相关档案归还职能科室,最终到时继续教育档案丢失,再加上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电子化设备,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2]。与此同时,医疗机构没有合理利用继续教育档案使得继续教育档案的利用率普遍偏低,,且对档案的认知仅停留在收集、归拢层面,没有形成开发、合理利用档案的观念,导致档案数据存在不完善现象,不利于今后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2 医疗机构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继续教育档案的认知
为了有效解决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档案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领导、职能科室、临床科室以及相关医护人员对继续教育档案的重视程度,使得各个科室、医护人员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继续教育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基于当前医疗机构内继续教育档案的管理情况,继续教育职能科室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在医疗机构的内部开展相关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培训等活动,鼓励各级医护人员及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医学教育知识、继续教育档案重要性进行宣传,同时可以将继续教育档案归档的实际情况作为年度考核指标,从而充分调动各级医护人员、科室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加强医疗机构内各级工作人员对继续教育档案的重视程度,真正实现继续教育档案的完整以及按时归档,为今后的继续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优化档案管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