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县级医院在病案管理安全性方面缺少必要的认识,病案解决医疗纠纷的能力不强。本文重点分析了部分县级医院病案安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县级;医院;病案;安全;管理
1 引言
病案是解决医患问题的法律依据。部分县级医院不是很重视病案安全管理,没有将其作为重要档案工作去做。因此很多时候,医疗事故出现之后,医院和患者之间没有客观的病案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最终激化医患矛盾。随着现代人们的法律意识提升,很多患者出现一定的纠纷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维权;因此更多人开始与医院较起真来。医院要想与患者客观的解决纠纷就需要运用病案等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这样才能实现更为妥善的解决问题。
2 县级医院病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重视程度不足
县级医院的领导更多重视的是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于病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病案可以有效指导治疗、科研、医疗纠纷等,他们不能有效理解病案在医院各项工作中的地位。他们认为,病案与医院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系,就没有把它当做重要工作抓好抓实。因此,病案管理工作作为部分县级医院的辅助工作,甚至边缘工作,没有被重视和关注。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院就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不能第一时间提供正确、有效的病案作为依据,这样将大大降低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其处理结果也难以让人信服、接受。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现代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一旦出现医患纠纷,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部分县级医院没有正确认识到病案管理直接关系到医患纠纷,还关系到司法鉴定、工伤评级、保险赔付等,这些都可能运用到病案。然而这些医院还没有建立病案管理的有效制度,病案管理相对比较松散,谁都可以借阅;部分医院还存在病案归档数量远远不足,部分病案归档不及时,存在缺失等情况。这样就给病案的严肃性、客观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3 管理人员业务素养有待提升
部分医院的病案管理人员年龄层次不合理,很多人员年龄比较大,他们对现代档案管理的部分制度、手段掌握不是很全面,部分管理人员都是转岗而来,他们缺少对病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认识。部分医院将病案管理工作交给部分专业护理人员和药剂人员,他们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比较全面,但是对病案管理等缺少必要的认识,具体手段不足。少数病案管理人员认为自己不是医院的主流,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安于现状,缺少工作的进取心。
2.4 缺少与惩奖制度的挂钩
部分县级医院缺少与惩奖制度的有效挂钩,这样使得病案管理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作用。少数人认为病案管理只是医院的一种形式,不具有实际的意义,在形式上走个过场就可以了。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将管理结果与最终的惩奖制度进行结合,缺少对病案管理工作的奖励力度,缺少对相关责任人的奖惩制度。这都是病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少实效的根本原因。
2.5 病案书写质量较低
县级医院的医师的病案书写意识不强,他们没有将病案的重要性认识到位。甲级病案率不高,书写不规范。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页填写不完整,病症书写不标准,没有及时记录医师查房的诊断意见等,反应不出“三级”查房,字迹难认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病案归档之后的使用,将这些不规范书写的病案调取出来之后,不能客观的反应当时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相关的医疗纠纷,而且使得患者对医院更加不信任,加深了医疗纠纷解决的难度。
3 提升病案安全利用的建议
3.1 加强病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对县级医院领导的病案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明确医院主要负责人是病案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使得他们进一步理解病案安全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主动性和公正性,处理的有理有据,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将大大提升。就算是存在一定医疗纠纷,医院只要拿出标准化的病案作为佐证,无论结果怎样,都可以说明医院的管理相对比较严谨。社会公众对医院将更加信任。这都是需要让医院领导充分认识到,从而使得他们对待病案安全管理方面的更加重视。其次,提升医师的重视程度。医师在书写病案的过程中,由于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书写质量不高。因此,加强对医师的宣传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加强管理人员的重视。管理人员直接管理病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不断提升他们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2 提升病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